花都最老資格的公園——秀全公園,位於新華路上。新華路是花都最知名的老路。解放後,花縣把縣城搬到新華,當初新華的城區面積不大,老一輩人口中的“新華一條街”,就是指新華路。
當時新華路,密集分佈瞭花縣各大職能機構,比如政府、法院、公安局、醫院、郵局、糧所、工會、書店、車站等。因此不難理解,在當時,秀全公園選址建在新華路上,就在情理之中。
在今天看來,秀全公園周邊,都是高聳的樓房,現代化氣息濃烈,絲毫看不到一點田園風光。但是,當時間回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,新華路周邊還都是農村,還處於農耕時代。秀全公園所在地,還是附近的橫潭村(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村)的水稻田。在這裡建悠閑的公園,有的是地方!
上瞭年紀的人都知道,新中國建立之初,百廢待興。全國人民熱火朝天,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。我的父母都已經過瞭古稀之年,對於青少年經歷過的事情,一直記憶猶新。尤其人到老年,和他們聊天,他們情不自禁話當年。
比如在大躍進時期,比如在人民公社靠賺公分、信奉集體就是力量的時代,他們讀完小學後,就開始步入社會,身處勞動第一線瞭。而很多,還是重體力活,比如挖魚塘、挖人工湖,水利建設的挖土、用筲箕挑泥土,在廣闊的農村天地上,揮灑著青春,揮灑著激情。
而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,花都就開挖瞭很多人工湖,最著名:
一是位於今天花都花東的九龍湖,現已成為九龍湖度假區。度假區內不僅群山蒼翠,水資源亦十分豐富。4500畝的水域既無人煙也無污染,湖面碧波蕩漾,煙波浩淼,水深而遼闊。湖水清冽,可直接飲用,是廣州市備用水源之一。
二是今天的洪秀全水庫、芙蓉嶂水庫、李溪攔河壩水庫。當時的廣大勞動人民,喊著“鼓足幹勁,力爭上遊,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”的口號,熱火朝天投入到水利建設中,幹活不知疲憊,敢叫日月換新天!
三是位於新華中心城區的花都秀全公園內的人工湖。而秀全公園,乃是在人工湖的基礎上建設而成,成為花都最早、最知名的公園!
秀全公園,現今是不收費門票的。其實,在此前,大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,秀全公園也是不收門票的。即秀全公園落成後到後來試過一段時間的收門票,有差不多30年時間,公園都是不收門票。
不過,到瞭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,市場經濟觀念方興未艾,大搞創收做法,秀全公園開始收門票瞭。我還記得當時門票是2元。這種收費的做法,在當時的新華,真的很盛行。猶如公廁一樣,那個時候,有專人把守,內急到公廁解決,先交費2角,才允許入內。
不過,這種收費的做法,持續瞭一段時間後,大約到九十年代後期左右,就被廢除瞭。因為隨著社會發展,政府觀念轉變,出自為民著想的考慮,猶如民生的如廁問題,得以高度重視,公廁重新變回不收費。而秀全公園重新變回不收費,也大約在此時。
今天的秀全公園,免門票(歸結起來:走過免費——收費——免費的過程),老少咸宜。花都人,無不熟識它。它位於熱鬧的中心城區老街上,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,其中陸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,水上面積約13萬平方米。
秀全公園創建於1961年,它原名為文化公園。“文化公園”這名字,持續瞭差不多30年時間,中年以上的花都人,對此絕對不會陌生。
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,可能廣州市區也有老字號的公園是“文化公園”,為瞭不重名,尤其為瞭要顯示花都的地方特色,要有所區別,更要挖據地方文化內涵,而花都最為知名的歷史名人,無疑是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洪秀全瞭,於是把“文化公園”更名為“秀全公園”。
因此,文化公園和秀全公園,隻是名字不同,但本質是一樣的,是一脈相承的。它是花都最知名的公園,是很多花都人的共同記憶所在。很多人的童年,那快樂的六一,就在此愉快度過!
說一點題外話,花都區的重點中學——秀全中學,原名為花縣“五·七”中學。1980年,更名為秀全中學,沿用至今。而新華城區的一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——秀全大道,也是以洪秀全的名字命名。
我忘不瞭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期的秀全公園,還有猴子山,還有一些其他動物。在我讀小學二年級之時,因為生病,我在人民醫院住院一個星期。父母很忙,白天時間,我更多一個人在醫院。住院時,當時看管不是很嚴,我可以從醫院出來,多次去旁邊的人民醫院出來,自個去不收費的秀全公園溜達。那情那景,如此刻骨銘心,一輩子都不能忘記!
現今的秀全公園,裡面娛樂設施及項目,豐富多彩(唐老鴨、碰碰車、旋轉飛機、小馬群、歡樂海洋、海洋球、回旋大象、小跑馬、馬拉車等,十分適合小孩盡興玩耍;青年男女可以漫步在林蔭道上,談理想談人生,也可以坐在機動船,泛舟湖上,欣賞碧波蕩漾,欣賞湖岸景色;也是老年人跳舞、唱歌、健身、悠閑、聚會的好地方。
但是,秀全公園,不是一開始就這樣配套設施齊全的,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有一個發展衍變過程。這個衍變過程,乃是花都不斷進步的有力佐證。
從它創建開始,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,秀全公園變化都不大,基本沒有什麼娛樂設施,很簡陋。由於新華還沒有發展起來,周邊都是農村,人民靠“刨土地”為生,基本沒有多餘的悠閑時間逛公園。
(秀全公園裡,打麻將打牌消遣的老人)
(老人在唱紅歌)
(碧波蕩漾,泛舟湖上)
由於中國政府在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,制定瞭改革開放的偉大國策,花都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,作為政府的所在地——新華,發展大計,自然提上議事日程,而秀全公園的發展,作為最微小的一部分,相關部門自然歸位去更好管理它,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、娛樂、悠閑等需求。
因此,在整個八十年代,秀全公園有瞭很大改觀的,比如當時的秀全公園,名副其實是動物園,有猴子、孔雀等很多動物,滿足兒童看動物的好奇心,不用大老遠專程到廣州看。
而自1990年開始,全面開展整治公園的工作,共投入400多萬元用於各項基礎設施(湖邊道路)、園林綠化(種植不同樹種,改善公園綠化)、項目改造(如拱橋)等工程。主要景點有:洪秀全石像、孫中山童年銅像、壽星公、雙飛馬、水上長廊等。
自2000後,更是加大對秀全公園的投入,不隻是作為悠閑公園而存在,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存在,公園裡擺放著一臺英雄戰鬥機,潛移默化對遊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!
隨著社會發展,今天的花都新華城區,秀全公園不再是花都唯一公園,還有人民公園、馬鞍山公園、兒童公園、花都湖和它分庭抗禮。
但是,無論世界怎麼變,對於很多新華的土著,秀全公園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承載著他們很多童年快樂的記憶!
愛秀全公園的心,從來沒有因為歲月變遷而改變!
來源:晨友投稿(作者:徐志明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